“浙江省水环境与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重点实验室”于2012年8月获批立项建设,2015年7月通过省科技厅验收。实验室下设8个研究平台,科研用房5000余平方米,拥有包括色谱质谱联用仪、回声探测仪、浮游植物流式细胞仪等10万以上科研仪器设备85台套,仪器设备总值3550多万元。
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9人,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4人,具有博士学位30人,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,“国家百千万人才”国家级人选2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,国家教育部生物科学类专业教指委委员1人,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,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,全国优秀教师1 人,“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”1人,浙江省“151人才”8人,浙江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,温州市杰出人才1人,温州市拔尖人才3人,2011年入选温州市首批科技创新团队。
实验室以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为依托单位,拥有 “生态学”浙江省重点学科,浙江省 “2011协同创新中心”,拥有化学生物学、环境工程等4个硕士点,以及生物学、生物技术和环境科学3个本科专业。
重点实验室定位上,主要针对我省“五水共治”和国家污染减排战略,以“水环境—海洋生物”生态系统保护为中心,围绕近海与湖库水体污染和海洋生物资源保护,从水环境生态研究与修复技术、海洋生物资源研究与保护、海洋生物产品开发与利用3个方面进行研究。
近五年来, 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174项,其中,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、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项,获得科研项目总资助经费5842万元;主持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,浙江省科学技术奖(自然科学奖)一等奖、二等奖各1项;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9项,其中发明专利18项,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47篇,其中SCI收录论文102篇,著作7部。 实验室为解决农村污水处理问题,研发了生态友好型分散式污水处理技术,完成分散式污水处理工程20余处,获得相关发明专利10余项,并在国家海绵城市、河道生态修复等领域推广应用,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实验室建立“中国(洞头)羊栖菜发展中心”推动羊栖菜育种,初步筛选出4个优良品系,获授权专利3项。此外,实验室在水处理材料、设备开发,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、海洋资源调查与生态保护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多的创新成果 实验室举办国内国际重要学术会议4次,出国进修、合作科研6人次,参加国际学术会议9人次,参加国内学术会议59人次,并与加拿大UNBC大学、美国肯恩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海水养殖研究所等有广泛的合作。
联系方式
实验室负责人:赵敏 地址:温州大学南校区10号楼
实验室联系人:吴明江 联系电话:0577-86689078 电子邮件:wmj@wzu.edu.cn
网址:http://shsys.wzu.edu.cn/